秦始皇陵揭秘之四大存疑 誰燃秦宮火未有定論
高科技探測引出秦陵四大謎團,封土來源、秦陵朝向等爭論有了新說
封土堆是秦始皇陵的一個象征,但封土從何而來至今沒有定論。傳說土是從咸陽運來的,因經過燒炒,所以陵上寸草不生。

  1. 秦皇陵封土取自何處?

  體積龐大的封土堆堪稱國內之最,但它的土究竟是取自秦始皇墓中,還是挖自魚池一帶?
  秦始皇陵封土堆呈覆斗形,高76米,長和寬各約350米,如此大規模的封土堆在國內堪稱之最。但體積龐大的封土取於何處?
  在臨潼地區長期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封土堆的土是從咸陽運來的,因經過燒炒,所以陵上寸草不生。可是12月3日,記者在秦始皇陵看到,封土堆上石榴樹密布,灌木叢生。
  《史記·秦始皇本紀》:“復土驪山”。《正義》曰:“謂出土為陵,即成,還復其土,故言復土。”意思是說把原來從墓穴中挖出來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
  《水經·渭水注》說:“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池在秦始皇陵東北五裡,周圍四裡。”記者經過實地考察,在始皇陵封土東北2.5公裡的魚池村與吳西村之間,果然找到了這處地勢低窪、形狀不規則的大水池,有人曾估算魚池總面積達百萬平方米。酈道元“取土於魚池”的說法得到了陝西省考古學會副會長、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袁仲一等不少考古專家的認可。而大部分學者認同封土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墓中挖出來的土,二是從魚池一帶取的土。
  秦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對此提出了質疑。“在對封土堆進行鑽探中,我們從洛陽鏟中提取了大量的土樣,發現土中含雜著大量的沙石﹔而取自魚池裡的土卻是純淨的黃土,且粘性強,極少含有沙石。取土於魚池一說值得商榷。”段說。
  這次對秦陵陵區高光譜遙感探測中,在秦陵南部的驪山腳下發現了一處南北走向串珠狀的巨型凹陷。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遙感應用研究院環境所高級工程師萬余慶說,經實地勘查,他們發現這個深達30米的巨型凹陷處於山間沖擊扇的緩坡上,與周圍地形特征格格不入,且有明顯人工挖掘的跡象,而凹陷的土質也與封土相同。
  “秦陵陵區地勢南高北低,且落差很大,從山下的魚池取土顯然要費力的多,而從山腳往下運土距離也較近。”支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萬的同事周小虎。
  段清波說,他還沒有到這個巨型凹陷處考察過,如果確如萬所說,從驪山取土的說法的確是個新推斷,不過還要通過體積還原計算和對比才能最后定論。

  2. “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一說:地宮巡游通道遇阻改了方向﹔一說:地宮初挖點向北移了700米
  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修建秦陵地宮的介紹: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筑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扑朔迷離。
  這次科技人員運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別進行了探測,証實地宮就在封土堆下,距離地平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地宮雖然被定位,但史料記載“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對此,中國秦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王學理研究員指出:“兵馬俑坑、銅車馬坑、珍禽坑、城垣……從目前的考古挖掘情況看,秦始皇生前享受榮華富貴,死后把這些也帶到了陰間享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地宮建的猶如秦咸陽宮殿。”他說,秦始皇生前多次出游,向南到了洞庭湖、浙江的會稽山,向東走到了山海關、渤海灣,西北方向則到了寧夏,這在史料中都有記載。
  “秦陵地宮在《漢書·賈山傳》有所描述:被以珠玉,飾以翡翠,中成觀游,上成山林。‘中成觀游’即巡游天下的意思,可在地宮裡如何實現巡游?隻有修挖四通八達的通道。”
  王學理說,“封土堆南部緊挨驪山,由於山間沖積扇的原因,山下的地層中分布著厚層的礫石,修陵人從地宮向南挖巡游通道時,遇到了大礫石,最后不得不順著礫石層改向挖掘,即所謂的‘旁行三百丈’。”
  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劉士毅帶領的物探課題組在秦陵區進行探測時,發現在封土堆南約700米處出現了重力異常的現象,按地質理論說明該異常區與周圍土質存有差異。段清波推斷,秦始皇陵地宮最初挖掘點可能位於這個異常區,因土中含有大量礫石,修陵人無法挖掘,隻好向北移到了目前封土堆的位置。

  3. 司馬道走向未有定論

  秦陵司馬道究竟是南北走向還是東西走向,考古學家和地質專家說法各一
  古時,帝王在世時專用的道路叫“御道”,而死后特意為其專修的道路就叫“神道”,也叫司馬道。司馬道一般也是帝王陵墓的中軸線,具有重要的考古意義。
  袁仲一、王學理等眾多秦陵考古專家都一致認為,秦陵的司馬道為東西走向,即陵園面向東。袁仲一先生在《秦始皇陵考古紀要》中給出了三個論據:其一,陵墓南、北各有一條通道,惟有東邊有五條通道,“說明東邊是主要通道,即始皇陵墓的方向為東西向。”其二,“從陵園的整個布局及地理環境方向來看,隻有陵東側地勢開闊,符合古代選擇墓向‘明堂要清’的要求。”其三,墓葬和陵園為東西向是秦人故有的習俗。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佔民也給出了東西走向的兩個理由:陵園內外城垣惟有東門規模最大﹔惟有東側的陪葬坑不但規模宏大,而且多與軍事內容有關。
  司馬道持南北走向的觀點最早是由地質學家孫嘉春先生提出的,並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陵園南高北低,背依驪山,俯視渭河,南北高差達85米,陵園面向北是再合適不過了。同時,其他國君大多將封土堆安置在回字形陵園的中部,而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卻位於內城南半部,從對稱角度講,司馬道東西走向說不通。”萬余慶說。
  “在室內形成的遙感圖像中,我們也驚奇地發現,如果把封土堆與驪山主峰———望峰連線,竟然與南北子午線完全重合。再向北,魚池遺址旁秦時修建的大壩竟然也正在這條子午線上,這應該不是巧合。”
  除了地理環境原因,萬又提起了這次考古遙感探測中所得出的圖像。“在封土堆西側發現了大面積的溫度異常區域,考古人員鑽探也証實其下為一片大型陪葬坑,共有6個陪葬坑。”萬說,在陵園裡至今還沒有發現一處大型文官的陵墓,而絕大多數都與“武”有關。目前已有考古人員推測,那片異常區很可能就是秦朝大名鼎鼎的文官呂不韋的陵墓。

  4.誰燃秦宮火未有定論

  火燒秦陵僅僅是一種燎祭方式,還是項羽所為?這一歷史懸疑至今沒有結論。
  近日,根據阿房宮遺址考古挖掘發現,前殿遺址20萬平方米的勘探面積內隻發現了幾處紅燒土遺跡。專家認為,這表明歷史上有關項羽放火焚燒阿房宮的記載是不准確的,媒體也紛紛展開了“項羽沒燒阿房宮”的報道。
  “才剛剛開挖,就匆忙下結論,這樣搞研究有些糙。”中國秦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學理對此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說,根據史料記載阿房宮“復壓三百余裡,隔離天日”,佔地面積相當大,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宮殿建筑之一。其中僅前殿遺址東西長就達1270米,南北寬426米,總面積超過了5萬平方米。而目前對前殿遺址的試掘發掘面積卻隻有1000平方米,挖掘工作還隻是剛剛開始。
  “在對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的挖掘中,1號坑和2號坑都發現了火燒土,而在3號坑中卻沒有發現,這不能就斷定秦陵沒有遭到大面積的火燒。”王學理說,隻有經過大面積的挖掘工作后,出來的結論才會有科學性。
  項羽是否火燒秦陵?根據這次遙感探測,科技人員發現了陵區有大面積的火燒土分布,同樣考古人員在對秦陵陪葬坑的挖掘中也發現了大量火燒土和殘余焦木。“如果是項羽火燒了秦陵,那麼陪葬坑裡的珍寶為什麼沒有被運走?”工程師周小虎說,珍禽異獸坑雖然遭到了火燒,但坑內卻完好保存著精美的銅鶴、銅鵝、銅鴨子等,讓人不可思議。“火燒陵墓很可能是當時的一種祭祀方式,即所謂的燎祭,這在發現的秦代陵墓中並不少見。”一位陝西的考古人員在聊天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王學理說,根據《史記》記載“火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從中可以看出作風嚴謹的司馬遷並沒有提到項羽曾焚燒秦陵,但項羽火燒秦陵的可能性最大。 “秦始皇陵的收尾工程尚在進行之際,由陳勝吳廣發起的農民起義揭竿而起,關東各地紛紛響應。起義軍不久便打到距陵園不足10華裡的戲水附近。這時數十萬修陵人員隻好遵命放棄未完成的陵園工程,跟著少府令章邯阻擊起義軍。”王說,備受折磨的十萬修陵人員后來也加入了起義軍,由於對秦始皇極度仇恨,也不排除他們返回臨潼后火燒秦陵的可能性。
秦陵西側發現大量修墓人的骸骨,一處農田旁的土坡側立面上隨處可見暴露在外的骸骨。史料記載,秦陵的修建動用了72萬人。

參考資料
來源:《新京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包爾伯 的頭像
    包爾伯

    人生過程精彩才是重點

    包爾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